菱镁生产的核心技术,是以氧化镁的活性为依据,用摩尔比来确定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镁的用量。这个理论上的核心大家是公认的,但是,具体操作到生产实践中,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用摩尔比做了配方也只是给菱镁的胶凝创造了518的形成条件而已。那么,胶凝的菱镁制品到底胶凝的是什么相?在生产中没有办法去检验(因为不可能每个生产菱镁的企业都去配制昴贵的检验设备) 这就是菱镁生产不能稳定,也是迷惑的问题。也就是说,菱镁生产只能尽可能的做到菱镁的胶凝条件,对于生产出来的菱镁制品到底是什么相结构?生产者自己也不知道。 在生产出来的产品里,也许有是518,或者是318,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水化物(轻氧化物);同时,在产品里面各种水化物各占有多少的比例呢?也没有办法知道。也就是有相当一部分或者说是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达到稳定生产菱镁制品的水平,我们现在的菱镁市场上的菱镁产品都是一些不规范的产品。所以菱镁制品的质量受到的怀凝,有的地区和领域还禁止使用菱镁制品。
从生产者的角度,菱镁制品要规模化的生产,其工艺要求肯定不同于科研的实验;他既要具有规模化和高效率,还要具有低成本。可是菱镁生产本身需要量化,也就是严格的摩尔投料。这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是为了规模生产而放弃了菱镁投料的量化,用随意的大概的方法来投料,生产出来的产品肯定没有质量的保证;要是做到了投料的标准,那么他就不可能有高的生产效率,严重的影响了规模化高效率的生产。
生产实践中表明,要有效的解决这些矛盾,以下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生产企业高度的重视,做好了这些问题,我们生产的菱镁制品的质量才有保证,才可以生产出合格的菱镁制品来。
1·菱镁生产的摩尔比投料是菱镁制品质量的保证,这是不容怀疑的,更不能随意放弃;
摩尔比的投料是为了菱镁制品胶凝成518相而配制的,要是连胶凝的条件都没有了,那么,生产的产品就不知道是什么了。经常出现的返卤问题,开裂问题,强度不好,固化慢等等的其他一些问题,都是没有安照摩尔比投料所造成的。也就是说,摩尔比的投料是菱镁518相胶凝的首要条件,是科学的总结,是菱镁生产的核心技术,要相信科学,尊重科学。
2·菱镁的气硬特性决定了他的相结构的形成与天气的温度有关;
科学家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证明:在10度以下生产的菱镁大部分都是318相,在10-30度生产的大部分是518相;在70度以上时生产的是915相 和214相。大家知道,只有518相才是相对的稳定相,是有使用价值的相结构,我们要做的就是这个相结构。 由于我们做配方的时候,就是根据518相的胶凝需要来做的,所以,生产时的温度与产品的质量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
温度在10度以下的冬天生产的菱镁,会出现胶凝慢的问题,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强度不好,很脆很容易开裂。也就是因为他的胶凝是318 相,从而使大量的氧化镁过剩,这些过剩的氧化镁与卤水中的水生成了水镁石,这时的菱镁产品就是由318和水镁石为主体的,所以产品肯定没有好的强度。
要是不控制生产时的温度,产品的水化热得不到控制,致使温度在70度以上,这时生产的菱镁大部分是915相和 214相。这时氯化镁会过剩,返卤就不可避免。同时,在高温下使水分大量的流失,产品会严重的缺水,产品会开裂,疏松,也就是报废的产品了。
就是在常温下生产时,也要十分注意控制好产品的温度。只有在正常的温度下生产,产品才有可能胶凝成518相。
3·要知道自己生产的菱镁产品的质量好坏,hao的方法是做小样,做小样是做产品检验所必须的;
我们在生产时,只是按照518 的胶凝需要来确定投料的;而且取的摩尔比都大大于5;氯化镁的浓度也不一定很标准;氧化镁的活性检验也有误差;加入的原材料其他杂质的含量也会有不同;所以,我们自己做好的产品到底有多少是518相?没有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也不可能去购买昴贵的检验设备每天来检测产品。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做得尽可能好的产品还是是有办法的。
做产品的小样是hao的方法。我们在确定生产一种产品或者进来一批新的氧化镁时,可以用不同的配方,或者是取不同的摩尔比来做小样试验,把做好的小样送到检测部门去检测,把检验结果hao的那个配方确定下来,这样就可以把产品的质量控制在某个范围了。
4·一套好的配方也是从小样的实验中产生的,所以,做小样是做菱镁产品的基础;
5·相结构的形成与原材料有紧密的关系。
1)首先我们要确定的是只有氧化镁含量中的活性氧化镁才是参加水化反应的,其他的氧化镁对菱镁的胶凝不起作用,氧化镁的活性是我们购买氧化镁的第1指标。 )氧化镁的活性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轻烧氧化镁的生产标准可分为
等。他们的含量是氧化镁的标称含量,而对活性而言,85粉是65 , 80粉是60 , 75粉是55 ,70粉是50。可是由于生产工艺,矿石品位,天气,空气湿度,存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我们生产者买到氧化镁到使用的时候,他的活性含量肯定没有标称含量的标准了。所以,要对买到的氧化镁做配方,检验买回来的氧化镁活性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不管你买什么标称含量的氧化镁都是必须做活性检验的,否则我们没有依据来做摩尔比配方。
3)除了活性以外,我们要考虑的氧化镁的第二个指标就是烧碱了。烧碱要是太高了,菱镁制品会在40分钟内,就达到放热的高潮,而且他通常都在80度以上的温度下在胶凝发应,这样的产品,肯定就是废品。因为,他的温度太高不可能胶凝成我们所需要的518相。在高温的作用下,水分大量的流失,已经严重的破坏了518相的胶凝条件。
4)氧化镁杂质的里面的氧化钙是影响制品龟裂的主要因素,所以氧化钙的指标也应该控制在2%以下。其他指标就不一一分析了。
好的氧化镁是做好菱镁制品的保证;用好的氧化镁可以增加制品的成品率,相应的降低了生产成本;用好的氧化镁还可以多加一些充填料,同样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购买低活性的氧化镁,经常会造成产品的报废,反而会大幅度的增加成本,这是很多经验教训得来的结论。
6·改性剂是第四组分,不能不加,但是,加多了也没有用;
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用相同的摩尔比,用改性剂的和不用改性剂的试样各做一块,胶凝后,他们的强度相当,要是没有标志,你分不出那块是那块。把他们同时放在露天的小河傍边;三个月以后去检查。发现,没有加改性剂的试样已经成了一堆粉末了。也就是经过露天的风吹雨淋,加上潮湿的环境,没有改性剂的试样已经分解了。加了改性剂的那块的强度,也有一些下降,遗憾的是当时没有保留下来去做一下量的分析。试验表明,改性剂是菱镁的第四组分,不能不加,不加改性剂生产的菱镁制品也是不能使用长久的。不加改性剂,胶凝好的518相也会因在使用的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下会自行的分解,使得菱镁不具有长期的使用性。
改性剂的使用原则是:加入的改性剂要和菱镁中的某些物质起化学反应,使反应物起到稳定518相的作用;其次是加入的改性剂可以充填菱镁的间隙,使水分子没有通道进入菱镁胶凝体中。
有一些刚刚做菱镁的朋友,以为加了改性剂就可以防止返卤,返霜,这也是一种误解。要是不按照菱镁的摩尔比来投料,造成氯化镁的大量过剩,加多的改性剂也解决不了问题返卤的问题。
7·生产工艺是产品质量的关键;
菱镁生产的过程,也就是使518相胶凝的过程,因此,生产中的一切工艺和流程都应该是有利于518相的胶凝成功。不同的菱镁制品,有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只要满足菱镁518胶凝的工艺和流程都是必须的。菱镁的生产工艺,首先是要考虑有利于518胶凝,其次才是考虑怎么样做好菱镁制品的形状,外观,强度,韧性要求所必须的工艺。
8·后期的养护很重要。
后期养护要注意的问题还是温度和湿度,这是菱镁的气硬性所决定的。由于菱镁制品在脱模以后,他的强度也只有40-50%而已,其他的强度要靠在养护期内形成,所以,脱模以后同样需要有菱镁的胶凝条件。特别是在冬天和炎热的夏天,要特别注意养护条件是否有利菱镁的胶凝。在夏天把产品防在露天的太阳下晒和在冬天把产品防在低于10度以下的条件下养护都是不科学的。这样,会严重的影响菱镁制品的品质。有一些做门的朋友,为了加快生产,在产品脱模7天以后,就放到烘箱里烘干,这样做严重的违背了菱镁气硬的胶凝特性,产品的强度肯定会降低很多,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生产工艺。
菱镁生产一定要科学而规范,随意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就是有些做好了,那也是幸运,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上一条:改性剂在菱镁制品生产中重要吗?
下一条:生产中硫氧镁改性剂要不要添加?